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2回复

[猎奇]凿穿秦岭,连接长江和黄河,这项工程耗时8年,意义重大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5017
金币
60680
道行
38009
原创
2516
奖券
5113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68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03



提到南水北调工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如果提到“引汉济渭”工程,了解的人就相对较少。这是陕西省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将长江的水引入陕西的大中城市,缓解当地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长江丰富的水源引到干旱的北方,南水北调的这一构想可以说是实现了“水源调配、两全其美”的目标。



陕西省的地理特征之一就是横亘在南北之间的秦岭山脉,它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将南北地区区分开来。秦岭东西跨度超过1600公里,南北狭窄,且对交通构成了巨大障碍。要连接黄河水和长江水,最直接的路线就是穿越秦岭,毕竟这段距离最短,从投资效益的角度来看也是最具合理性的选择。



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将汉江的水引入关中地区,解决陕西省主要城市的水资源问题。预计每年将调度超过15亿立方米的水,供给约1400万人口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由于秦岭的地理屏障,必须通过隧道将水引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设穿越秦岭的输水隧道。

引汉济渭项目的第一阶段,主要包括汉江黄金峡水库、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以及秦岭隧洞等关键设施。而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莫过于开挖穿越秦岭的隧道。

秦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宝库,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稀有动植物种群。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任何大规模的开发活动都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开凿隧道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工程进度和生态保护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首先,精确的勘探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错误的勘探数据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在经过详尽的勘探和选址后,施工工作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难题是隧道的精准贯通。因为挖掘作业是从南北两端同时进行的,而隧道的长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公路,如何确保两端能够完美对接,避免在途中错开,成为了巨大的挑战。由于隧道两端的距离长达27.3公里,因此对测量和施工的精确度要求极高,解决这个问题是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隧道建设的过程中,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是硬岩层的开挖。长距离硬岩掘进工作十分艰难,初期施工团队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高压水道和高温加热等,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采用了我国最先进的盾构机技术,这一技术大大提升了开挖效率和精度,可以说是该项目的技术亮点。



随着工程的推进,盾构机将在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关键的技术支持工具。

这项庞大的基建工程,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中国“基建狂魔”的实力。古时候,人们常常想象“移山”来实现看山那边的愿望,而今天,借助科技,我们不仅能穿越最复杂的山脉,还能在大山之中架设通道,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打下基础。像引汉济渭这样的超级工程,虽然可能鲜为人知,但它们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善城市的用水情况,让城市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好。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755
金币
435879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5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6:25

凿穿秦岭连接长江与黄河的引汉济渭工程,耗时8年贯通秦岭输水隧洞,其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核心维度:

🌊 一、破解千年水困,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终结关中“水荒”危机:关中平原作为陕西经济核心区,长期面临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困境。工程每年输送15亿立方米汉江水,彻底解决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400余万居民的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扭转过去依赖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如大雁塔倾斜)的生态危机。
激活陕北发展潜能:通过水权置换机制,关中地区节省的黄河用水指标可调配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为榆林、延安等地的煤炭、油气资源开发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支撑。
🌿 二、生态修复与流域协同
拯救渭河生命线:补充渭河生态基流,修复因缺水退化的河道生态系统,显著提升黄河最大支流的自净能力与生物多样性,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汉江洪涝调控:在汉江汛期分流洪水,减轻下游洪灾风险,实现水资源“夏蓄冬用”的跨时空调配,化解“南涝北旱”矛盾。
生态敏感型施工:设计1908米仿自然鱼道保障汉江鱼类洄游,施工路线主动避让自然保护区,最大限度保护秦岭珍稀动植物栖息地。
⚙️ 三、工程奇迹与技术巅峰
人类首次洞穿秦岭底部:98.3公里输水隧洞最大埋深2012米,穿越96%高硬度石英岩层,攻克40℃高温、90%湿度及强岩爆(累计4000余次)、涌水(单日最高4.6万立方米)等极限挑战。
创新驱动攻坚:研发盾构机刀具特种钢材应对极硬岩层(单周更换刀具123把),首创激发极化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岩爆预警准确率超85%),水下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保障输水安全。
💡 四、国家水网战略支点
长江黄河历史性“握手”:首次实现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与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水系联通,为跨流域调水提供范本。
南水北调西线预演:积累的超深埋长隧洞施工经验、生态保护技术及水资源调度模式,为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技术储备。
💎 这项世纪工程以“解渴关中、润泽陕北、修复生态、贯通江河”为核心价值,不仅重塑陕西发展命脉,更彰显中国在极端地质条件下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卓越能力,堪称当代治水史上的里程碑。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11-03 16:26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476
金币
516918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00
下面把“引汉济渭”拆成 10 个关键词,用 3 分钟就能一口气读懂它——

1. 目的  
   把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年均径流量 500 亿 m³)的水“借”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年均径流量 100 亿 m³),一年调 15 亿 m³,相当于给 1400 万关中居民每人“快递”107 吨水。

2. 路线  
   汉江→黄金峡泵站→三河口水库“蓄能”→98.3 km 秦岭输水隧洞→渭河黑河金盆水库→西安、咸阳、渭南、杨凌。全程“隔山打牛”,不走地面,全部钻洞。

3. 秦岭洞  
   世界最长一次性贯通硬岩输水隧洞,27.3 km 无竖井、无斜井,南北对打,2018 年 12 月 3 日“毫米级”贯通,横向误差 12 mm、高程误差 1.3 mm,打破世界纪录。

4. 硬岩克星  
   国产首台 8 m 级敞开式 TBM“秦岭号”+德国维尔特双护盾 TBM,单头月掘进 1226 m,把 160 MPa 花岗岩磨成“面粉”,刀盘重 160 吨,换刀 3000 余次。

5. 生态底线  
   秦岭核心区零道路、零弃渣场,洞渣全部皮带机输送到 30 km 外再利用;给朱鹮、羚牛让路,施工期发现 46 种国家保护植物,全部“搬家”到移植基地。

6. 黄金峡“水龙头”  
   亚洲最高扬程泵站(117 m)+ 全球直径最大(4.6 m)单级双吸离心泵,4 台 1.25 万 kW 电机 90 秒就能抽满一个“水立方”。

7. 三河口“充电宝”  
   抽水蓄能“双模式”:旱季把水从汉江抽上来“存银行”;汛期开闸放水“取利息”,还能给陕西电网调峰 700 MW,一举三得。

8. 水价  
   综合水价 1.18 元/吨,比西安现行地下水成本低 0.22 元,预计 2030 年替关中压采地下水 5.3 亿 m³,让 13 个超采区“水位止降回升”。

9. 二期 2025  
   北干渠 38 km、南干渠 94 km、12 条支线,把“水龙头”延伸到铜川、延安,届时延安也能喝上汉江水,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首次接入长江水系。

10. 超级彩蛋  
    隧洞埋深最大 2012 m,岩温 42 ℃,掘进时“免费”给工人做桑拿;未来若加装发电机组,可再“榨”出 60 MW 绿电,让调水工程本身变成“抽水+发电”双向能源走廊。

一句话总结:  
引汉济渭就是“把长江的水借给黄河用”,用世界最长硬岩输水隧洞一次性穿透秦岭,既给关中 1400 万人解渴,又给秦岭生态让路,还把抽水蓄能、TBM 硬岩掘进、生态补偿做成了“隐藏副本”。南水北调是“国家干线”,引汉济渭就是陕西的“省内高速”,2025 年全线通水后,西安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一杯来自汉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