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1回复

[医学知识]睡得多的人,老得越快?医生:过了75岁后,晚上睡觉牢记这4件事[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724
金币
495139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7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0-24) —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夜色降临,75岁的林阿姨刚吃完晚饭,又准备回房间睡个“回笼觉”。子女们担心她整天不是在床上,就是在沙发上躺着,劝她适当活动一下。

可林阿姨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年纪大了,睡得多一点有助于养身体。”

她哪里知道,最近一次体检中,血压升高、血脂紊乱、记忆力也比以前差了不少

“是不是睡多了,反而老得更快?”女儿半开玩笑地问医生。

医生却正色道:“不是开玩笑,75岁以后,睡觉这件事要格外重视,不注意方式,真的会加速衰老。”

听到这里,林阿姨一家人都愣住了——难道,睡得多也错了?

到底该怎么睡?特别是75岁之后的老人,该注意些什么,才能真正通过“睡觉”养生?这篇文章,就为您解答这个看似简单、却深藏玄机的问题。

睡得多,是养生还是加速老化?

“老年人就该多睡?”这个看法,其实是误区。

很多人误以为,睡觉多就等于休息好。但研究发现,老年人若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反而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认知衰退和早亡风险。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一项研究,追踪43000名老年人数据发现:每天睡超9小时者,死亡风险比正常睡眠(6~8小时)的人高出30%。

原因之一,是“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重要。

75岁以后,人体褪黑素分泌减少,大脑调节昼夜节律能力下降。过度睡眠不仅不会补充体力,反而打乱生物钟,降低免疫力,引发代谢紊乱。

此外,老年人常常是“多觉不实”,看似在睡,实则浅睡多、深睡少。长时间躺在床上,反而可能让血液循环变慢,肌肉萎缩,甚至增加中风和肺部感染风险。

所以,睡得“对”,比睡得“多”更关键。

坚持调整睡眠方式,3个月后,身体会有这些变化

“规律睡眠+高质量休息”对75岁以上老人,意义非凡。

实践显示,坚持科学作息、优化入睡方式,在短短2~3个月内,身体会出现这些明显改善:

1.记忆力提升

睡眠质量改善后,深度睡眠时间延长,大脑代谢废物的能力增强,清除β-淀粉样蛋白,有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2.心脑血管更稳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研究指出:老年人睡眠节律规律者,血压波动幅度下降12.6%,夜间心率更平稳。

3.免疫力提高

高质量睡眠可提升T细胞活性。数据显示,睡眠改善后,呼吸道感染几率降低约15~20%。

4.情绪更平稳

褪黑素分泌恢复后,焦虑感下降,晨醒后精神状态更好。部分慢性疼痛(如颈肩腰背)症状也会缓解。

5.肌肉流失减缓

研究显示,良好作息与蛋白合成节律一致,有助于减少肌肉流失速度,延缓行动能力退化。

医生提醒:过了75岁后,睡前记住这4件事,帮你越睡越健康

如果说“健康老去”是人生的最后一场修行,那“如何睡觉”,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医生建议,75岁以上老人,睡前牢记这4件事——既能提升睡眠质量,又有助延缓衰老。

1.控制午睡时间

午睡建议控制在20-30分钟之内,且最好安排在13:00~14:00之间。时间太长,会破坏晚上的入睡节律,导致夜间多梦、易醒。

2.固定上床时间

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哪怕晚点入睡也不要强迫自己赖床。不追求“睡够”,而追求“睡好”。

3.睡前2小时不进食

晚饭宜清淡、易消化,并至少提前2小时吃完。夜间消化负担过重,容易引发胃肠不适、反酸、失眠等问题。

4.营造助眠环境

卧室保持安静、温度在24℃左右;灯光调暗;枕头高度适中。避免睡前使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减少蓝光刺激大脑。

补充一点,如果确实晚上入睡困难,可以考虑每晚7~8点进行适度散步或拉伸,有助身心放松,促进褪黑素释放。

睡觉这件事,谁都会,但“越老越要讲究”。

我们常说:“一觉睡到自然醒,是福气。”但对7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怎么醒、怎么睡、睡多久”,都隐藏着健康的密码。

健康睡眠,不是多,而是刚刚好。

记住:睡得多≠休息好,睡得对,才不容易老。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今晚睡觉前,就从这4件事开始试试看吧。

注: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效果因人而异。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年第40卷第6期

4.《美国心脏协会》睡眠与心血管风险研究

5.《睡眠医学杂志》2022年第18卷第4期

6.《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1条评分金币+23
xian209 金币 +23 - 昨天 14: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724
金币
495139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7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28
75岁以上老人睡眠养生:睡得多真会加速衰老?科学睡眠指南

一、老年人“睡得多”的普遍误区与潜在风险

林阿姨认为“年纪大了睡得多有助于养身体”,这一观念在老年人群中相当普遍,但现代医学研究已明确指出,过度睡眠对老年人健康弊大于利。正如文中提到,75岁以后的老人若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死亡风险比正常睡眠(6~8小时)的人高出30%。这并非危言耸听,背后有多重科学依据:

1.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睡眠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液流动变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显示,每天睡超9小时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正如文章[6]所述,睡眠时间过长会使血液流动减慢,对有高血脂、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更容易形成血栓。

2. 认知功能衰退加速:长期睡眠过多会加速β-淀粉样蛋白在脑内堆积,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文章[17]提到,午睡超过60分钟或夜间睡眠过长,会使痴呆风险翻倍。研究发现,每天午睡超过1小时的老人患痴呆症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2~3倍。

3. 代谢紊乱与肥胖:睡眠过多会减少人体活动量,导致能量消耗降低,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堆积。加拿大研究显示,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比正常睡眠者患肥胖的可能性高21%。同时,长期卧床还会破坏胃肠道消化规律,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4. 生物钟紊乱与免疫力下降:75岁以后,人体褪黑素分泌减少40%以上,深度睡眠比例仅为年轻人的50%-60%。过度睡眠会进一步打乱生物钟,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

二、75岁以上老人科学睡眠的核心原则:“质量优先于时长”

正如医生强调的,“睡得对”比“睡得多”更关键。对于75岁以上的老人,理想的睡眠模式应遵循以下核心原则:

1. 适宜的睡眠时长
   - 文章[5]指出,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显示,东亚人群每天睡眠7小时时,全因死亡率降至最低。对于75岁以上老人,推荐睡眠时间为6~7小时(包括午休),而非盲目追求长时间睡眠。
   - 午休时间严格控制在20-30分钟,且应在下午2点前完成。过长或过晚午睡会严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2. 规律的作息习惯
   -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轻易改变。这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改善睡眠节律。文章[14]强调,维持恒定的起居时间安排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避免“死抠时间”,若夜间醒来不必刻意看表强迫自己入睡,可闭目养神、深呼吸,顺其自然。

3. 优质的睡眠质量
   - 关注深度睡眠比例。深度睡眠是大脑修复和清除代谢废物的关键阶段。老年人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和习惯来提升深度睡眠质量。
   - 避免“多觉不实”。许多老人看似睡得久,实则以浅睡为主。通过调整睡姿(如右侧卧)、改善环境等方式可提高睡眠效率。

三、75岁以上老人睡前必做的4件事:助您越睡越健康

结合文章内容及权威研究,医生特别提醒75岁以上老人睡前牢记以下4件事:

1. 控制午睡时间与时段
   - 午睡时间严格控制在20-30分钟,最佳时段为13:00~14:00。超过30分钟易进入深睡眠周期,醒来后会出现“睡眠惯性”,导致头昏脑胀。
   - 若下午感到疲惫,可选择安静休息或轻度活动(如听轻音乐、缓慢散步),替代长时间午睡。

2. 固定上床与起床时间
   - 建立规律的作息表,例如每晚21:00~22:00上床,次日6:00~7:00起床。即使前一晚未睡好,次日也尽量不推迟起床时间,以免打乱生物钟。
   - 避免“赖床补觉”,短期睡眠不足可通过次日提前半小时上床弥补,而非长时间卧床。

3. 睡前2小时不进食
   - 晚餐宜清淡、易消化,且至少在睡前2小时吃完。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及含咖啡因(茶、咖啡、可乐)和酒精的饮品。
   - 若有睡前饥饿感,可少量饮用温热牛奶(含色氨酸,有助于褪黑素合成)或吃一小块苏打饼干。

4. 营造理想的助眠环境
   - 温度:卧室温度保持在24℃左右(文章[13]建议18-22℃为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 光线:使用遮光窗帘,保持卧室黑暗;可在床头放置微弱夜灯(暖黄色LED灯),避免夜间醒来时完全黑暗导致定向障碍。
   - 噪音:保持安静环境,可使用白噪音机播放轻柔的雨声、海浪声等自然音效。
   - 卧具: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高度适中的枕头,以右侧卧为佳,可减轻心脏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四、辅助改善睡眠的小技巧与日常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睡前四件事,老年人还可通过以下方式提升睡眠质量:

1. 适度日间活动: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但需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
2. 调整睡姿:以右侧卧为宜,双腿自然弯曲,可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以保持脊柱自然曲度。文章[12]指出,右侧卧可帮助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肠推进,避免心脏受压。
3. 睡前放松仪式:建立固定的睡前放松习惯,如泡脚(水温40℃左右,浸泡15-20分钟)、按摩涌泉穴、听轻音乐或阅读纸质书籍。
4. 管理情绪与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或与家人倾诉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情绪稳定有助于快速入睡。

五、总结:科学睡眠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隐形密码”

林阿姨的案例警示我们,“多睡”并不等于“养生”。对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睡眠的核心在于质量和规律性。通过控制午睡时间、固定作息、调整饮食习惯和营造适宜环境等方法,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认知衰退等风险。

记住:健康睡眠不是追求时长的“数量战”,而是注重质量的“精细活”。从今晚开始,尝试调整这4个睡前习惯,让每一次睡眠都成为身体修复和活力再生的过程。正如文中所说:“睡得对,才不容易老。”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科学的睡眠中安享健康晚年。

参考资料:
- [5] JAMA Network Open关于东亚人群睡眠时间与死亡率的研究
- [6] 美国癌症学会关于睡眠时间与死亡率的研究
- [13][14] 关于老年人睡眠环境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
- [17] 中国老年医学会关于老年人午睡与认知功能的研究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