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数字技术赋能法治政府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788
金币
1858
道行
19523
原创
29413
奖券
18117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0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34
近年来,5G技术、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推动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必然推动政府的数字化变革。

  法治政府建设不仅要高度重视政府履职法治化,还需要全面推进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就是旨在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效能,全面建设数字政府。

精准把握精细化治理的需求点

  优化政务服务、方便企业群众,不仅要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减少其办事往返奔波于大厅之间的时间,还需要靠前、精准服务,甚至在部分领域推行免审即享。因此亟须提升数字化水平,及时感知、全面掌握各类基层治理问题。

  要依靠数字技术,提高监管数据的归集分析效能。精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这依赖于对各领域情况的准确把握。比如,掌握辖区餐饮企业员工信息,才可及时掌握健康证等资质临期信息,提示企业加快办理相关资质、提醒监管者加强监管;依据辖区居民就业状况、年龄等信息,可以研判退休人群、需享受特定服务或待遇人群情况,及时做出提醒或者以免审即享方式为其提供相关福利待遇。《政务数据共享条例》的实施,可以加快各部门数据的按需共享、合法归集、依规使用,全面增强对各项复杂事务信息的动态感知和数据汇聚能力,精准把握精细化治理的需求点。

  要依靠数字技术,实现风险事项自动化研判。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非现场监管措施正得到日益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提升对采集数据的智能化分析研判能力。数字赋能则有助于解决远程、非现场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运用智能分析技术有助于辅助人工对自动感知的数据进行实时截取、智能分析并追踪锁定违规行为和风险点。

为办案办公提供更专业的支撑

  实践中,政府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一岗多责、一人多角并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用数字技术辅助办案办公,减少其事务性工作困扰,就是向科技要生产力,为其决策等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支撑。

  目前,各类在线办案办公平台和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其后台应广泛归集已有办案办公数据、法规、案例及其他相关知识,并为工作人员推送同类事项或案例的办理依据、办理过程、办理结果及有关的参考文献。这不限于辅助生成文书、纠正病句错字,而且是要弥补管理者知识储备不足、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短板,方便其参考已有的先例,减少决策和执行中的过失或漏项,并提示决策执行的偏离度,避免同案不同罚,做到于法有据、合情合理。

  数字政府还应为办案办公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指引。推行数字政府应逐步实现办案办公流程的数字化,以确保程序规范严谨,防范人为因素对公正执法的影响。并且,流程的数字化还将变线下管理中单线程、串联式管理为多线程、并联式管理,以实现流程再造与优化,促进管理流程的扁平化和高效率。

推动部门协同、实现整体治理

  基层一些事项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特点突出。沿用传统的部门治理思路的话,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因部门权责不清、协同不力等而久拖不决。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推行的向政务大厅集中办事部门和办事事项、一窗集中办理,以及接诉即办模式、集中行政处罚权、大部门制改革等,均是要打破部门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最近涉企检查领域提出的共享检查结果、减少检查频次的要求,也是基于此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需要依靠数字化改革,依托高效精准有序的数据调用、共享,以及办事流程的优化再造,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层级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协作,确保更高效面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和各类问题的治理需求。

  同时,还要依靠数字化促进各领域的共管共治。如目前一些行业的监管平台针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与风险可以同步推送给监管者、被监管者和社会公众,实现政府监管与公众参与的有机整合,提升监管的效率。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5304
金币
485127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49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52
关于文本核心内容的总结与延伸解读

这篇文本围绕数字技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展开,从精细化治理需求、办案办公支撑、部门协同治理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数字化转型对政府履职效能提升的关键作用。结合当前(2025年)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如5G、区块链、大数据、AI的普及),文本提出的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以下从多角度展开分析:

---

一、精准把握精细化治理的需求点:数据驱动的“主动治理”
文本强调,精细化治理的核心是“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感知”的转变,这依赖于数字技术对基层治理问题的动态捕捉与数据分析。  
1. 数据归集与场景化应用  
   - 案例中提到的餐饮企业健康证临期提醒、退休人群服务推送,本质是“数据+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政府能突破传统“人找政策”模式,实现“政策找人”的精准服务。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的实施,为跨部门数据合法归集提供了制度保障,解决了以往数据孤岛、重复采集等问题。例如,市场监管部门与卫健部门的数据互通,可实时监控餐饮从业人员资质,降低监管成本。  

2. 风险自动化研判:AI赋能非现场监管  
   - 文本指出,数字技术需提升对采集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能力。以环保领域为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企业排污数据,AI算法可自动识别超标行为并触发预警,相比人工巡查效率提升数倍。  
   - 这种“非现场监管+智能研判”模式,尤其适用于高频、低风险的监管场景(如食品药品安全、交通违章),可释放基层执法资源,聚焦重大风险处置。

---

二、为办案办公提供专业支撑: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
文本提出,数字技术应辅助政府工作人员减少事务性负担、弥补知识短板,推动决策科学化。  
1. 知识图谱与案例推送:构建“智能参谋”  
   - 在线办案平台通过归集法规、案例、政策数据,形成知识图谱,为工作人员提供“类案推送”功能。例如,处理劳动纠纷时,系统可自动关联同类案件的判决依据、赔偿标准,避免“同案不同罚”。  
   - 这一模式在基层执法中尤为重要。如城管部门处理占道经营时,系统可提示历史处罚记录、当事人信用等级,辅助执法人员选择最适调解方案。  

2. 流程数字化:防范人为干预,提升公正性  
   - 文本强调,数字化流程需实现“多线程、并联式管理”,替代传统单线程审批。例如,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开户等环节并行推进,办理时间从数天缩短至数小时。  
   - 流程数字化还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留痕,确保审批透明可追溯,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

三、推动部门协同与整体治理:从“条块分割”到“共管共治”
文本指出,基层治理难题往往源于跨部门协同不足,数字化改革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  
1. “一网统管”:跨部门数据与流程整合  
   - 近年来推行的“一网统管”模式(如上海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通过统一数据平台整合应急、交通、环保等部门数据,实现突发事件“秒级响应”。例如,暴雨预警时,系统可自动联动水务部门排水调度、交通部门拥堵疏导、民政部门危房人员转移。  
   - 这种模式需依赖标准化数据接口和权责清单,确保部门间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有章可循。  

2. 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的数字化渠道  
   - 文本提到,监管平台向社会公众推送问题线索,实现“政府监管+公众监督”结合。例如,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通过APP上传问题商品照片,系统自动识别违规行为并推送至市场监管部门,形成全民监督网络。  
   - 这一模式需配套隐私保护机制和激励机制(如积分奖励),避免公众参与动力不足。

---

四、2025年背景下的实践挑战与对策
结合当前(2025年)技术发展,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以下挑战:  
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务数据共享需平衡“效率”与“安全”,需完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措施。  
2. 基层数字化能力差距: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设备落后、人员技能不足问题,需通过“数字赋能培训”缩小差距。  
3. 制度配套滞后:如跨部门数据共享的权责划分、智能研判结果的法律效力和问责机制等,需进一步立法明确。

---

结语:数字政府建设的未来方向
文本提出的“精细化治理”“专业支撑”“协同共治”三大路径,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清晰框架。未来,随着AI大模型、数字孪生、隐私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政府数字化转型将迈向更高阶段:从“数据驱动”到“智能决策”,从“流程优化”到“模式创新”,最终实现治理能力与公众满意度的双重提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755
金币
41446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11
以下是数字技术赋能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路径与实践价值,综合最新政策文件与权威案例的分析:

一、治理精细化:数据驱动精准施策
动态感知民生需求

通过归集就业、医疗、企业资质等跨领域数据,预判服务需求。例如:自动提示企业资质续期、为特定群体匹配“免审即享”福利1。
昆山市依托“数字底座”归集治理数据,赋能“应急365”“牡丹停”等百余个场景,实现便民服务精准推送3。
风险智能预警防控

运用物联网、AI算法对非现场监管数据实时分析,自动锁定违规行为(如医保远程审核覆盖1500家机构)38。
合成数据技术模拟复杂执法场景,辅助预测风险并优化决策模型,弥补原始数据不足4。
二、执法智能化:技术赋能规范执法
自动化执法流程

全国推广“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平台,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超90%811。
昆山市启用公安执法监督赋能中心,实现案件办理全程在线追踪,压缩人为干预空间3。
算法辅助公正裁决

通过案例库、法规库智能推送,辅助生成标准化文书,减少“同案不同罚”16。
风险提示:需防范算法黑箱与偏见承继,需建立可解释性审查机制48。
三、协同高效化:打破壁垒提升效能
跨部门数据共享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