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写作课》想说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去写,去找到自己的叙事,获得对自己生活阐释的权力,赋予价值的权力。这是谁也不能夺去的力量。
过去一年,《人物》记录下一些「大人物」的出神时刻。
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丁肇中一个人停下来,凝视一个光电倍增管;张雨霏拿下了许多游泳项目的奖牌,但她说自己不喜欢游泳。这样的时刻,超出他人的预期,却显露出他们真实的、深刻的自我。
《人物》总能发掘这样的细节。《丁肇中 伟大的是物理》一文发布后,丁肇中通过同是物理学家、也曾是《人物》封面的王贻芳给作者李斐然发来感谢,说在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文字的吸引力」。《张雨霏,从0到10》让更多人理解了这个「不喜欢游泳」的游泳运动员的意志与动力;而《东京不见叶诗文》和《巴黎又见叶诗文》,让读者看到了「天才少女」背后,叶诗文的鲜活内心。叶诗文转发说,读《人物》的稿件,仿佛又重走了一遍人生的路。

丁肇中
过去一年,《人物》也记录下一些普通人的闪光。一位76岁老人骑着自行车的独自远行,暮年,他只想去故地看看;一位22岁女孩在海上漂流了一天两夜,在摆荡的海水中,她学会了把脚指向她想去的方向。
在这些「人」的故事之外,《人物》也在关心群体,关心当下社会主流人群关注的问题。我们看到正在经历极端通勤的1400万人,他们如何努力地工作、生活,如何获得细小的喘息;也关注「小镇做题家」的命运,展露一代被优绩主义困住的人的局限与突破;我们窥见人在这个时代的困境:沉迷手机,逐渐「脑腐」,爱意萧条,并力所能及地,希望在人与人广泛的连接中,给予一些答案。
这种探索真问题的自觉、精准而优美的写作风格,使得《人物》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无论个体叙事抑或公共议题,《人物》都能写出它和时代的共振,带来与广泛人群的共鸣,并在多年的采写中,建立了独特的写作方法论。
这是《人物》最大的武器,也是最大的秘密。
如今,越来越多人发现了写作的价值。社交媒体上,一个关于自己成长经历的帖子,会击中很多人,引发广泛的讨论与共鸣。通过写作,普通人也能够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建构自我的价值,也掌握了对生活的主动权。
问题在于,很多人并不明确地知道如何写作。如何找到自己的故事和母题?如何让叙述更有力量、直击人心?如何找到自己的语言,连接更广阔的世界?
而这些,正是《人物写作课》想要与你分享的。这些问题,《人物》有自己已经经过充分验证的答案。

从2018年开始,《人物》写作课陪伴了上万名写作者的成长,在长达五年的六次写作课中,建立了一套属于《人物》的系统的写作方法论,我们深入剖析写作的每一步:如何找到故事,如何打开人心,如何捕捉细节,如何构建叙事,如何写出电影画面般的场景,如何从0到1写出一个激动人心的作品。
今年夏天,《人物写作课》首度结集,15位资深作者亲授,5年线上课程精华实录,56篇深度报道拆解精讲,300余部经典名篇扩展导读,168课时逐字文稿,我们从故事、访谈、理解、细节、结构、语言等六个写作要素出发,帮助你搭建属于自己的写作大厦。
这是一本关于写作的答案之书,一本关于如何用写作认识世界、表达情感、记录时代的书。它是5年来《人物》所有经验的总结,是一份真诚的、毫无保留的写作方法论。有人说,这是一本行业机密级教材。
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侧重成稿前期的找选题、采访和理解,下册侧重写作环节,它是一本桌边的写作急救指南,逻辑性强、知识点密集、案例丰富——我们将全方位成为你的写作陪伴者。
对写作初试者来说,这本书会带你迈出写作的第一步。它会告诉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从一次普通的对话中找到故事的切入点,如何找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如何用文字搭建一个场景,如何让平凡的叙述变得动人。
对有经验的写作者来说,这本书会帮你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写作。它会告诉你,如何设计一篇文章的结构,如何在叙述中抓住细节,如何找到一个故事与时代的连接点,如何用文字勾勒出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
这些能力的获得,不仅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写作者,也让你成为更清晰的自己。

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这一点,《人物》的作者们比谁都清楚。很多时候,你会在深夜面对空白的word文档,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天赋,怀疑自己写下的东西是否真的有价值,怀疑自己是否还要继续写下去。在这样的时刻,这本书会给你鼓励、慰藉和陪伴。
它会告诉你,每一个写作者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人物》的写作者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别担心,只要你开始动笔,故事就会发生。
即便你不以写作为生,你也可以拥有这本书。
AI来势汹汹,在今年尤其显著。我们可以用AI写报告、做PPT、整理材料,分析人的健康和心理状态,但是,总有一些AI永远无法替代的东西。
比如,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那些具体的眼神、动作、笑或泪,还有关系的建立、破碎,那些显露出人性之幽深复杂的时刻,那些我们最接近另一个陌生人的瞬间。
在《人物写作课》中,你会看到《人物》的作者们,过去多年来,如何寻找故事,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如何与这个世界共处,TA们如何将写作建构为志业,也建构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一本远离AI的时代之书,抛开写作的技巧,你仍然能够看见无数的故事在这里交织,无数人生在这里来来往往,那都是过去几年,最值得被记录的人和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也是一份「永不失业的副业」——你可以用它创造一份收入,可以让你的生活与更多人产生连接。它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复杂的条件,你只需要一个沉静下来的念头,就可以开始。
无论想记录自己的经历,还是想用文字影响别人,写作都是一项值得学习的能力。它帮助你在复杂的时代洋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本书写给内容从业者、媒体人、职场与商务人士、学生,以及每个人。
《人物写作课》想说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去写,去找到自己的叙事,获得对自己生活阐释的权力,赋予价值的权力。这是谁也不能夺去的力量。
打开这本书,也获得一份关于写作的邀请。愿你通过写作,掌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