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招牌比霓虹亮”:满街开饭馆的疯狂,是创业热血还是韭菜成精?
凌晨两点,老李蹲在自家小馆后门,烟头扔了一地。玻璃门上“旺铺转让”的A4纸,被风吹得哗啦响。三个月前,他盘下这店时热血沸腾:“失业了怕啥?老子开饭馆当老板!” 如今,每天流水不够交房租,合伙人在群里吵着退股,老婆骂他“作死”。抬眼望去,整条街新开的奶茶店、小面馆、火锅店… 倒闭的招牌竟比霓虹灯还扎眼。这场看似全民参与的餐饮狂欢,底色却是前赴后继的“尸横遍野”。当“开饭馆”成了失业避难所、暴富白日梦、韭菜收割机——满街的烟火气里,飘着的到底是肉香,还是血腥味?

一、困局——全民开店的“三重绞肉机”
满街饭馆不是繁荣,是陷阱!三大力量,正把无数小白推进火坑
“失业浪潮”的泄洪口:没退路的退路,最危险
1、职场失意者的“救命稻草”
裁员潮席卷,外卖、网约车卷成红海。开饭馆?门槛“看似”最低!“会做饭就能当老板”的幻觉,让无数老张、老王押上积蓄甚至网贷,一头扎进地狱难度副本。
致命误区:
把“爱吃”当“会经营”,把“家传手艺”当“商业竞争力”。不懂选址算账、不管供应链损耗、无视食安风险。
血泪现场:前程序员小陈,被裁后拿20万补偿金开咖啡馆,算不清物料成本,三个月亏光本金,还倒欠供应商5万。

2、“暴富神话”的毒鸡汤:短视频里,没有亏钱的老板
(1)算法喂养的“餐饮白日梦”
抖音快手上,“夫妻小店日入过万”、“摆摊三月买房”的剧本铺天盖地。刻意剪辑的门庭若市、刻意夸大的收款提示音… 把极端个例包装成普遍真理,精准投喂焦虑人群。
(2)“快招公司”的联合收割
网红品牌背后,是嗜血的快招产业链!砸钱投流造势 → 伪造排队盛况 → 引诱小白交加盟费 → 收割后放任自生自灭。
扒皮实录:某“爆浆鸡蛋仔”品牌,收完298家加盟费后,总部跑路。加盟商哭诉:“所谓培训,就是看三天视频!给的设备比淘宝贵三倍!”
3、“低成本幻觉”的致命诱惑:开得起,活不下!
(1)“轻资产”陷阱
“租个小门脸就能干”?房租、转让费、押金先扒层皮;装修简装?消防、环保不过关分分钟查封;设备二手?故障频发修到崩溃。
(2)“低门槛”假象
办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消防检查)跑断腿;招人难、留人更难,老板自己当牛做马;平台抽成(美团饿了么)、外卖包装、营销推广… 隐形成本像无底洞。
算账惊魂:社区边30平米粉店,月租8000,日均流水1500元。食材成本40%、平台抽点23%、人工水电20%… 净利?倒贴!老板苦笑:“给房东和美团打工!”

二、破局——尸堆里爬出的“幸存者逻辑”
狂欢终将散场,留下的幸存者靠的不是运气,是“反常识”的生存法则
第一铁律:打死不碰“网红劫”,专啃“刚需窝”
(1)拒绝“昙花一现”
警惕所有依赖拍照打卡、稀奇古怪、短期爆红的品类(如:竹筒奶茶、冒烟冰淇淋)。只做高频、刚需、复购强的“ boring business”(枯燥生意)!社区早餐(包子豆浆)、写字楼简餐(盖饭面条)、学校旁小吃(炸串煎饼)。
(2)“绑定”100个熟客,比讨好1万个路人重要
用企业微信把常客圈住!发专属折扣、生日福利、新品试吃。老王粥铺靠200人熟客群,稳定消化70%产能,扛过疫情寒冬。私域流量,是小店的救命血包!

第二狠招:成本抠到骨头缝,人效逼到极限值
(1)“零装修”主义
除非商场强制,别砸钱装修!干净明亮即可。学社区老店:白墙、节能灯、二手桌椅。钱省下来买好食材或发奖金。
(2)“全家店长”模式
小生意别妄想当甩手掌柜!夫妻店、兄弟档是王道。老板即厨师、收银、采购、保洁。
生存样本: “刘姐麻辣烫” ,夫妻俩加一个钟点工,16小时轮轴转,月净赚3万,秘诀是“老板睡店里”。
(3)“SKU极简”暴政
菜单超过20道菜?找死!砍到5-8款核心产品,原料通用、操作极简、出餐飞快。小李炒饭店只卖6款炒饭+3款小菜,备料简单,高峰10秒出一单。

第三野路:跨界“薅流量”,寄生“大生态”
(1)“蹭店中店”策略
租不起独立门面?钻进别人店里!便利店角落租个1平米卖关东煮;网吧里支个摊做炒粉;健身房门口摆餐车卖健康餐。借势形成客流,成本压到最低。
(2)“寄生大牌”打法
死磕麦当劳、肯德基、老乡鸡隔壁!他们花巨资引流,你在门口截胡性价比客群。
野路子案例:快餐店开在麦当劳对面,招牌写“汉堡15元,这里只要9元!”,专挖价格敏感客,月流水反超网红店。
(3)“摆摊游击战”
别瞧不起地摊!成本几近于零,试错极快。摸清城管规律,锁定工厂下班、学校放学、夜市人潮。测试爆品,积累种子客,再考虑开店。地摊是餐饮的“低成本实验室”!

三、血泪忠告——开店不是出路,是修罗场
满街饭馆背后,是更残酷的真相
1、“高倒闭率”才是常态
别信“三年回本”!餐饮首年倒闭率超60%,能活过三年的不足20%。“开店”本身,就是一场成功概率极低的赌博。
2、“辛苦钱”碾碎尊严
幻想当老板指点江山?现实是:全年无休、凌晨进货、洗碗通渠、客人刁难、平台压榨… “自由”的代价,是卖 身为奴。
3、“加盟即韭菜”
快招公司的话术:品牌赋能、全程扶持、躺赚分红?99%是镰刀!高昂加盟费、强制天价进货、运营撒手不管… 小白加盟≈主动戴枷锁。
4、“情怀必死”定律
“为爱发电”开咖啡馆/烘焙店?死最快!餐饮是数学题,不是文艺片。算不清成本、毛利、人效,再美情怀也喂不饱房东。

满街的饭馆招牌,不是创业热情的丰碑,而是盲目冲锋的墓志铭。能在这片“尸山血海”爬出来的,不是靠热血和滤镜,而是对刚需的冷血狙击、对成本的病态抠搜、对流量的野狗扑食。当倒闭潮的寒风吹散泡沫,街边洗牌的霓虹灯下,最终站着的只会是那些把“活着”当信仰的“餐饮雇佣兵”。
他们深谙:这行没有诗和远方,只有打不完的仗,和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账。所以,若你口袋不厚、心肠不硬、算盘不精——门外的“旺铺转让”,就是最好的劝退书。这桌生死局,你,还敢上牌吗?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餐饮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