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健康饮食]入秋没精神?这八道家常菜让你一天元气满满,快做给家人吃吧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706
金币
495096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38

入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不少人会感觉身体变得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这时候,一顿美味又营养的家常菜,不仅能满足味蕾,更能为家人带来满满的活力。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八道适合秋季的家常菜做法,让家人在这个季节里一天都元气满满。

一、干煸花菜

备好材料:菜花、彩椒红绿两种)、蒜粒。

操作流程:

花菜掰成小块儿,青红椒切好,蒜也剁成末,接着开火把锅烧热倒油,等油热了,把蒜末放进去炒出香味。

随后把豆瓣酱加进去,炒出亮亮的红油,再把花菜倒进去,开大火快速翻炒,之后撒上一点盐和生抽,让味道更鲜美。

最后把青红椒倒进去,一起炒到熟透且味道进去,就能盛出来吃了。

二、腐竹牛肉

食材清单:

牛肉200克切薄片、泡发腐竹150克、青红椒各半个切块,腌肉需要生抽1勺、淀粉1勺、油半勺,调料用蚝油1勺、豆瓣酱半勺、糖1小勺。

制作过程:

1. 牛肉处理:牛肉逆纹理切薄片(破坏纤维更嫩),加生抽、淀粉抓匀,最后封油锁水,腌制15分钟。

2. 腐竹预处理:干腐竹温水加盐泡发1小时(盐能加速软化),焯水1分钟去除豆腥味。

3. 滑炒牛肉:热锅冷油(油温五成热),下牛肉片滑炒至变色立刻盛出,避免变老。

4. 混合炖煮:锅留底油炒香豆瓣酱,加腐竹、青红椒翻炒,倒入牛肉,淋蚝油、糖和3勺水,小火焖2分钟让腐竹吸饱汤汁!

三、鸡胸肉凉拌面

准备食材:鸡胸肉、面条、黄瓜、胡萝卜、小米辣、香菜、葱蒜、花生米

做法步骤:

1、准备一块鸡胸肉,冷水下锅,放入葱段、姜片、1勺料酒,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5分钟,关火再焖5分钟,捞出过一遍凉水,顺着纹理撕成细丝。

2、准备一根黄瓜和半根胡萝卜,清洗干净后擦成细丝。起锅烧水,水开下入面条,煮熟后捞出,过一遍凉白开,防止粘连,捞出控干水分放入碗中。

3、准备一个空碗,放入蒜末、葱花、小米辣圈、白芝麻、辣椒面,锅中烧一些热油,淋在上面激发出香味,再加入2勺生抽、2勺陈醋、1勺蚝油、少许白糖和盐,搅拌均匀。

4、将黄瓜丝、胡萝卜丝和鸡丝铺在面条上,淋入调好的料汁,最后撒上一些香菜段和花生碎,充分翻拌均匀即可。

四、豆腐泡白菜

准备食材:白菜、豆腐泡、豆瓣酱、青椒、小米辣、蒜

做法步骤:

1、准备半棵大白菜,斜刀片成片,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后捞出,控干水分。准备半斤豆腐泡,用剪刀剪个小口。

2、起锅烧油,油热放入蒜末、小米辣,加入1勺豆瓣酱,煸炒出香味,放入白菜片,大火翻炒至断生,加入1勺生抽、1勺蚝油,翻炒均匀。

3、放入豆腐泡,淋入少许水淀粉,放入青椒段,翻炒至青椒断生即可出锅。

五、山药炒木耳

所需食材:脆山药半根(约300 g)、干木耳8 g、胡萝卜小半根、青椒1个、蒜片3瓣、盐、白醋各少许、蚝油半勺、清水2勺、花椒油几滴

步骤:

1. 干木耳冷水泡发2小时,水温别超25 ℃,热水泡虽然快,但口感发黏;泡好后加一小撮面粉抓洗,面粉能吸走褶里的细沙,再用流水冲三遍,剪去硬根,撕成一口大小。

2. 山药选外皮无伤、毛须多的脆山药,削皮时手套别省,黏液里的皂苷一沾手,痒得你半夜想把手插米缸;先切段再竖着切片,厚度2 mm,透光最好,泡进加了白醋的水里,防黑也提脆。

3. 胡萝卜切菱形片,青椒去白筋切块,配色让菜“活”起来,不然黑黑白白像“药房抽屉”。

4. 锅里水烧开,滴几滴油,先下木耳30秒,再倒山药和胡萝卜,水重新冒泡就一起捞出,过冷水“定骨”,保持咔嚓感。

5. 锅烧到冒烟,下冷油,油纹一散就放蒜片和5粒花椒,小火煸到蒜片金边,花椒黑亮,立刻把蔬菜全倒进去,大火“啪”一声,锅气升腾。

6. 快速翻炒15秒,沿锅边淋蚝油+清水预调的汁,火不减,让汁水在锅壁瞬间汽化,只剩一层亮膜裹住食材;尝一口山药,断生带脆即可关火。

7. 起锅前沿锅边点3滴花椒油,麻味不抢镜,却能把木耳的土腥味“推”出去,装盘后颜色清亮,山药雪白,木耳黑珍珠一样。

六、葱香干煎豆腐

食材列表: 你需要1块老豆腐(约300克,切厚片)、2根葱(切段)、2汤匙生抽、1茶匙糖、少许盐和食用油。喜欢的话,可以加点蒜末提味

制作过程:

1. 豆腐预处理: 豆腐切约1厘米厚片,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这步不能省: 豆腐湿了煎的时候容易碎和溅油。

2. 干煎豆腐: 热锅倒适量油,油温六成热(微冒烟)时,下豆腐片中火煎。煎到两面金黄,每面约3-4分钟。火候控制在中火,避免外糊里生。

3. 加葱调味: 豆腐煎好后,推到锅边,下葱段爆香约30秒。然后混合豆腐,加生抽、糖和少许水,小火焖1-2分钟让豆腐吸收味道。

4. 出锅装盘: 汁收干后即可盛出。总用时约10分钟。

七、回锅肉

材料:五花肉300 克、青椒 1 个、红椒 1 个、蒜苗2 根、豆瓣酱、豆豉、葱姜蒜、生抽、料酒、盐少许。

做法:

1. 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葱姜和料酒,煮至八成熟,捞出晾凉后切片。

2. 青椒、红椒切块,蒜苗切段,葱姜蒜切末。

3. 锅中放少许油,放入五花肉片煸炒出油,至肉片微微卷曲。

4. 加入葱姜蒜末、豆瓣酱、豆豉炒出红油。

5. 放入青椒、红椒块翻炒至断生。

6. 加入蒜苗段继续翻炒,最后加入适量生抽和盐调味即可。

八、南瓜蒸排骨

材料:排骨300 克、南瓜 500 克、葱姜适量、料酒、盐、生抽、蚝油、淀粉、胡椒粉少许。

做法:

1. 排骨洗净,加入葱姜、料酒、盐、生抽、蚝油、淀粉、胡椒粉腌制 30 分钟。

2. 南瓜去皮切块,摆在盘中。

3. 将腌制好的排骨铺在南瓜上。

4. 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30 - 40 分钟,至排骨和南瓜熟透即可。

这八道家常菜做法简单,营养丰富,在入秋这个容易没精神的季节里,不妨试着做给家人吃,让他们每天都元气满满,享受美味与健康带来的双重幸福。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706
金币
495096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39
入秋后,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人体代谢逐渐由“清补”转向“润补”,此时饮食应注重滋阴润燥、健脾益气、增强免疫力,以应对“秋燥”和气温变化带来的不适。为提升家人活力,选择食材新鲜、营养均衡、烹饪温和的家常菜尤为关键。以下是几道适合秋季食用、兼具美味与营养的家常菜推荐,兼顾老人、孩子及成年人的口味与健康需求。

---

一、山药排骨汤:健脾养胃,增强体质  
这道汤品是秋季养生的经典之作。山药性平味甘,具有补脾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排骨富含蛋白质与钙质,搭配红枣、枸杞炖煮,可增强免疫力,改善秋季乏力。  
- 推荐理由:温和滋补,不燥不腻,适合全家人饮用。  
- 升级建议:加入少量莲子或百合,增强安神润肺效果;汤成前撒些白胡椒粉,驱寒暖身。  
- 科学依据:山药中的黏液蛋白有助于保护胃肠黏膜,促进消化吸收,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

---

二、南瓜小米粥:暖胃润肠,稳定血糖  
秋季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问题,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小米则有“五谷之首”之称,二者合煮成粥,易于消化,能有效缓解秋燥引发的肠胃不适。  
- 营养价值:南瓜中的果胶可吸附肠道毒素,小米中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系统调节,提升精力。  
- 创意搭配:可加入红枣、桂圆或核桃仁,增加香甜口感与营养密度,尤其适合早餐或晚餐。  
- 适用人群:儿童、老人、病后体虚者皆宜,尤其对慢性胃炎患者有益。

---

三、清蒸鲈鱼:高蛋白低脂肪,滋养肝肾  
秋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不宜过于油腻。清蒸鲈鱼保留了鱼肉的鲜嫩与营养,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硒元素,有助于提高脑力、延缓衰老。  
- 中医视角:鲈鱼性平味甘,入肝肾经,有补肝肾、益脾胃之效,正合“秋养收”的养生理念。  
- 调味要点:用姜丝、葱段去腥提鲜,出锅后淋少许蒸鱼豉油,避免重盐重油。  
- 搭配建议:可配以焯水西兰花或胡萝卜片,色彩丰富,营养更全面。

---

四、木耳炒鸡蛋 + 胡萝卜丝:润肺防燥,护血管  
黑木耳被誉为“素中之荤”,含有丰富的植物胶质,可清除体内杂质,同时富含铁元素,预防秋季常见的贫血症状;鸡蛋提供优质蛋白;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保护呼吸道黏膜。  
- 健康价值:此组合低脂高纤,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适合中老年人。  
- 烹饪技巧:木耳提前泡发洗净,快火翻炒保持脆嫩;鸡蛋打散加少许料酒去腥。  
- 延伸思考:秋季空气干燥,呼吸道敏感,此类清淡菜肴能减少内热,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

五、板栗烧鸡:温补气血,提振精神  
板栗素有“千果之王”美誉,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和钾元素,能提供持久能量;鸡肉温中益气,二者同炖,香气浓郁,是秋季进补的理想搭配。  
- 季节契合度:板栗秋季上市,新鲜饱满,与鸡肉共炖可增强体力,缓解疲劳。  
- 营养协同:鸡肉中的赖氨酸与板栗中的淀粉形成良好互补,提升蛋白质利用率。  
- 注意事项:板栗不易消化,一次不宜多吃,儿童与消化功能弱者应适量。

---

总结:秋季饮食应遵循“三少三多”原则  
| 原则 | 内容 | 实践方式 |
|------|------|----------|
| 少辛多酸 | 减少辛辣刺激(如辣椒、生姜),增加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以收敛肺气 | 避免过度烧烤煎炸,可用醋拌菜或喝点果醋饮 |
| 少燥多润 | 避免油炸燥热食物,多吃梨、银耳、藕等润肺食材 | 每周安排2–3次润燥汤羹 |
| 少冷多温 | 不再贪凉饮冷,改用温热饮食养护脾胃 | 饭后喝杯温姜枣茶,助消化驱寒 |

通过合理搭配上述家常菜,不仅能满足味蕾享受,更能从根源上提升家庭成员的免疫力与活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菜肴制作简便、成本适中,体现“药食同源”的智慧,在日常烟火中守护全家健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