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其他]麻雀养大了认主吗[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pplt16888

UID: 1582792

精华: 116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9060
金币
1621
道行
13200
原创
4
奖券
9
斑龄
23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7-13
最后登录: 2025-10-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麻雀养大了会认主。直接养殖大麻雀,它们不太容易认主,并且在养殖的过程中很容易死亡。但小麻雀则不同,如果一直养,它们长大后是可以认主的。在认主之后,它们对主人会比较亲密,也会与主人互动,但对其他人仍会具有敌意。不过,即使是它们已经认主了,也不能轻易将它们放出笼子,否则它们可能会飞走,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麻雀养大了认主吗
麻雀是一种可以养殖的鸟,它们是可以认主的。养殖大麻雀不太容易让它们认主,它们也比较容易死亡。不过若是从麻雀比较小的时候养起,它们认主相对来说就会容易一些。养殖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就会认主。在认主之后,它们回合主人产生比较亲密的互动,也会习惯跟主人待在一起。但当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它们仍可能受到惊吓,有时候还会有敌意。


虽然麻雀可以认主,不过即使在它们认主之后,也最好不要轻易将它们放出去。在环境突然改变的情况下,麻雀也可能因为受惊而快速飞走。之后,它们可能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而无法飞回来。当然,若是在经过很多次训练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打开鸟笼让它们活动活动,此时它们可以顺利飞回来。  




二、如何让麻雀更快认主

虽然麻雀养大了是可以认主的,不过认主所经过的具体时间则是不同的。通过一些方式,可以让麻雀更快认主。喂食是一个加强联系的好方式,主人若是每次给麻雀喂食的时候都亲自进行,就更容易让麻雀认主。除了喂食之外,主人还可以跟麻雀进行一些其它形式的互动活动,比如经常出现在麻雀面前、跟它们说话等,这都能让它们更容易认主。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083
金币
491079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6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小时前
麻雀养大后认主现象及饲养要点详解

一、麻雀养大后是否会认主?
根据现有资料,麻雀养大后确实会认主,但这一特性主要适用于从小人工饲养的幼鸟。具体表现为:

1. 幼鸟与成鸟的差异
   - 幼鸟(嘴角黄色):若从孵化后不久(如0-10天)开始饲养,麻雀会逐渐对饲养者产生依赖和亲近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它们会对主人表现出明显的认主行为,如主动接近、发出亲昵叫声,甚至允许主人抚摸。
   - 成鸟:野生成年麻雀警惕性极高,圈养后易产生应激反应,拒食、撞笼甚至死亡的概率较大,且极难建立信任关系,几乎不可能认主。

2. 认主后的表现
   - 亲近主人:认主后的麻雀会习惯主人的存在,在主人出现时表现出兴奋,如跳跃、鸣叫;主人离开时可能表现出不安。
   - 对陌生人敌意:面对陌生人时,麻雀会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发出警告叫声或躲藏。
   - 互动行为:部分个体可能学会简单的互动,如啄食主人手中的食物、停在主人肩头等。

3. 认主的局限性
   - 即使认主成功,麻雀仍保留野生鸟类的本能。若将其放飞至户外,听到同类鸟鸣或感受到环境变化,可能会因“向往自由”而飞走,且难以找回。这与它们的记忆力和对自然环境的本能向往有关。

二、如何让麻雀更快认主?

1. 关键饲养阶段:幼鸟期的精心照料
   - 尽早介入:选择嘴角仍为黄色的幼鸟(通常0-10天龄),此时麻雀尚未形成对野外环境的依赖,更容易接受人类。
   - 亲自喂食:每日多次亲手喂食是建立信任的核心。初期可喂煮熟的鸡蛋黄、小米糊或专用幼鸟奶粉,用镊子或滴管耐心喂食。频繁的喂食接触会让麻雀将主人与“食物来源”关联,逐步消除恐惧。

2. 营造良好环境
   - 安静舒适的空间:将鸟笼放置在避光、安静的室内环境,初期可用笼布遮挡部分笼体,减少外界干扰,帮助幼鸟适应。
   - 保持清洁:定期清理笼舍粪便和残留食物,避免异味和疾病风险,让麻雀在健康环境中成长。

3. 增加互动频率
   - 每日陪伴:除了喂食,每天抽出时间与麻雀互动,如轻声说话、缓慢移动手部让其适应人类动作。避免突然的大声响或快速动作,以防惊吓。
   - 逐步脱敏:当麻雀对主人不再恐惧后,可尝试打开笼门让其在室内有限范围内活动,但需确保环境安全(无风扇、窗户关闭等),避免意外逃脱。

4. 饮食与营养保障
   - 多样化食物:随着麻雀长大,逐渐过渡到成鸟食物,如混合小米、黍子、稗子等谷物,并补充蛋白质(面包虫、蚯蚓)、维生素(新鲜菜叶)。换毛期(通常8月左右)可增加花生、核桃等坚果,促进羽毛健康。
   - 科学喂水:幼鸟不会主动饮水,需用滴管将温水滴入其口中;成鸟可提供浅水盆,保持水质清洁。

三、注意事项:确保麻雀健康成长

1. 合法性与保护意识
   需强调的是,野生麻雀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私自捕捉、饲养野生麻雀可能违法。若发现受伤或坠巢的幼鸟,建议联系当地野生动物救助机构。若确需饲养,应选择合法渠道购买的人工繁育个体。

2. 避免过度干预
   麻雀虽能认主,但仍需保留其自然习性。过度限制活动空间可能导致其抑郁或健康问题。可提供较大的笼舍,并放置树枝、玩具供其攀爬和玩耍。

3. 放飞的风险
   如前所述,即使认主成功的麻雀也不建议随意放飞。若希望其具备一定的户外活动能力,需进行长期的“召回训练”,如用特定哨声结合食物奖励,逐步引导其在户外环境下返回主人身边。

总结
麻雀养大后能否认主取决于饲养时机和方法。从小人工饲养的幼鸟在持续的喂食、互动和良好环境下,通常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建立对主人的信任并认主。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既要满足其生理需求(食物、环境),也要关注其心理适应。然而,我们始终应尊重野生动物的天性,在饲养的同时不忘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若条件允许,为麻雀提供一个既能满足其活动需求又能保障安全的环境,并通过合法途径享受与它们相处的乐趣,才是最佳选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