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人品不错,但是人缘却不好?
从表面看,是他的情商不高,不会说话。
深度分析一番,就会发现,不单是情商的问题,而是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言行的方向搞错了,因此做了很多好事,效果却适得其反。
很多的时候,要反着日常习惯去做,看似奇葩,却契合了他人的心理,也在自己的社交场,增加了人缘。

01
给穷人面子,给富人里子。
在我们的印象中,穷人很缺钱,因此他们需要实惠的东西。富人不缺钱,只是要别人吹捧几句,给他炫耀的机会。
事实却不尽然这样,很多穷人,比富人更爱面子,甚至他们习惯性“打肿脸充胖子”。
比方说,在村里,很多穷人借钱也要买车,开回家过年,嘚瑟好几天。实在不买车的人,也会租车过年,可能是豪车。租车的人,告诉大家,他买车了,太不可思议。
比方说,村里的贫困户,一旦爱面子,就觉得在墙壁上贴贫困卡,都是很掉价的事情。
当一个人的财富很多的时候,他就习惯了“闷声发大财”,从而越发低调。他还怕人知道自己很有钱。在礼尚往来的时候,他也注重社交的实用性。
如果你和人打交道,就看看对方的实力如何。对于穷人,你应该表示羡慕他们的小院子,点赞他们种的青菜萝卜,对他们虚伪的行为,看透不说透,还迎合几句。
看到富人,就看看有没有机会一起合作,送礼给他们也尽量适用,而不是花里花哨的东西。
给人面子,人家会给你里子;给人里子,人家会给你面子,方方面面都好。
02
对家人和气,对外人争气。
见过太多的人,在外头工作,受气了,回到家,就是火冒三丈的样子,一会儿责怪爱人不帮忙,一会儿责怪儿女不懂事。
到了外头,却对人点头哈腰,怕得罪,就是被人欺负了,也是大气不敢喘。一方面是害怕失去工作,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不很了解,有一定敬畏之心。
而社交的有用性,恰好相反:家人才是真正帮助你的人,外人待你如何,是看在利益的份上。
因此,聪明的人,在外人面前,不会点头哈腰,而是堂堂正正地亮出自己的成绩,去寻找同层次的人。一旦被人碾压,大不了就离开,也说明自己的能力,层次,够不着对方的层次。不会是同路人。
“当你有本事了,到处都是有缘人”,和外人交往,最真实的样子,就是如此。争气,再争气,你有了闪光点,在谁的面前,都不要讨好。
你在外头混得不错,那么你回到家,也是很骄傲的,而不是烦躁不安,不是怨气满腹。这就把关系理顺了。
你混得很糟糕,回到家,和家人多商议,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会让你站起来,从而在外头就更好混了。

03
少群体聚会,多私下交流。
一大群人相聚,其中应该有几个人,谈得来,可以成为朋友。
两三个人交往,显得很尴尬,也没有氛围感。
如果你常常去聚会,就会发现,一大群人在一起,只是内耗多一些,并没有什么真情。
比方说,同学聚会,有钱的一桌,没钱的一桌;已婚的一桌,离婚的一桌。同学之间,也互相攀比,也会算计。
人多了,一旦端起酒杯,就没完没了,总有人要喝醉。一个人出问题了,大家都要背锅。
如果是不太熟悉的一群人相聚,可能推杯换盏之中,你都没有记住对方的名字。隔几天,你看到对方,还是陌生人的样子,怕喊错了。
诚心的社交,多半是私交。大家有什么事情,私下交流,彼此有秘密,也可以分享,推心置腹的样子。
人少了,大家聊天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表达,因此印象更加深刻。
小聚的时候,大家喝酒,聊天,都显得有分寸,人与人的距离也近很多。
04
别随意借钱,常帮人应急。
做一个大方的人,随时借钱给亲戚朋友,这样就促进了感情。
你想得不错,但是你借钱的次数多了,数量多了,讨债的麻烦就来了。
一两个人不还钱,你可能好几年都过不好日子,都对亲戚朋友很失望。为什么你给人爱,却被反噬了呢?
有一句俗语:“升米恩,斗米仇。”
大方的你,在他人眼里,是一个提款机,是软弱的样子。
收起你的大方,不要随意借钱出去了。你可以花小钱,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比方说,有亲戚去打工,差了路费,你就给他三五百。
等亲戚打工回来,一定会对你感恩戴德。花钱不多,人情却留住了。
还比方说,亲戚要买小车,并且是几十万的小车。你借钱给他,就不行了。明显,亲戚是奢侈的人,太爱面子了。车也不是赚钱的工具,是消费品。
用很少的利益,就能博取他人的真情,让人感激,这就对了。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 深度看问题,悟透人性,而不是随大流。
但凡助长虚情假意的事情,都不是缘分;凑合的人群,都不会结缘。
缘分,是恰到好处的帮助,合时宜的感情互动,分得清内外亲疏。
当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观察几分钟,把他的心理看透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人缘不好的时候,说明你社交方向错了,反过来,就是促进人缘。
热情要给对人,别贴了人家的冷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