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阅读
  • 1回复

[其他]麻雀从小养大会飞走吗[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pplt16888

UID: 1582792

精华: 116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9052
金币
1527
道行
13200
原创
4
奖券
9
斑龄
23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7-13
最后登录: 2025-10-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小时前
如果养殖的方法正确,主人和从小养大的麻雀之间培养出了一定的感情,让它们成功认主,那么它们一般是不会飞走的。如果认主后的麻雀飞走了,那么可能是因为它们迷路了,没有找到回家的路。但如果养殖方法不正确,麻雀对主人就不熟悉,和主人之间没有产生信赖关系,那么它们是有可能会自己走的。



一、麻雀从小养大会飞走吗
如果养殖方式正确,让麻雀成功认主,并且在之后做过放飞训练,那么从小养大的麻雀一般是不会自己飞走的。因为它们已经认主了,对主人产生了一定的依赖,会很喜欢待在主人身边。如果它们飞走了不回来,那么它们可能是迷路了。但如果养殖的时候没有亲自喂食,没有与它们互动,也没有进行放飞训练,那么它们对主人就不熟悉,有可能会自己飞走。




  1、亲自喂食:麻雀是一种比较聪明的鸟类。如果在饲养的时候,主人可以亲手给它们喂食,那么它们就会对主人更加亲近。坚持每天喂食,一个月左右以后它们就会非常依赖主人了。

2、经常互动:除了喂食以外,主人在饲养的时候还要多与麻雀进行互动。可以经常靠近它们,跟它们说说话,多陪它们玩,多花时间陪伴它们。有时候,只是花时间和它们待在一起,也能让它们更熟悉主人。




三、麻雀怎么做放飞训练  

在养殖一段时间,麻雀和主人熟悉了以后,就可以尝试进行放飞训练。做放飞训练的时候要找一间相对空旷一点的房子。屋内要尽量安静一些,防止麻雀感到害怕。先让麻雀饿2-3个小时,然后打开鸟笼,将麻雀放出来,让它们飞五分钟左右,再用食物引诱它们回到笼中。这样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它们就能学会回笼。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2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5547
金币
487640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5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小时前
麻雀认主与放飞训练全指南:如何让宠物麻雀安心留家

麻雀作为常见的鸟类,若从小科学饲养,确实能与主人建立深厚感情,甚至认主后不易飞走。但能否成功留住麻雀,关键在于饲养方式是否得当,以及是否通过系统训练强化其归巢本能。以下从饲养方法、认主条件、飞走原因及放飞训练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麻雀认主的核心条件:依赖与信赖的建立

1. 亲自喂食:强化情感纽带
- 原理:麻雀聪明且能识别喂食者,主人亲手投喂可让其将“食物来源”与“安全感”关联。
- 操作:
  - 每日定时喂食(如早晚各一次),使用手指或专用工具递送食物。
  - 初期以活虫(如面包虫)或软食(如蛋黄米糊)为主,逐步过渡到颗粒饲料。
  - 坚持1个月以上,麻雀会形成“主人=食物”的条件反射,产生依赖感。

2. 频繁互动:提升熟悉度
- 原理:鸟类通过声音、气味和动作识别主人,互动可增强其记忆。
- 操作:
  - 每天花30分钟以上陪伴,可轻声说话、播放轻柔音乐或用手势互动。
  - 避免突然惊吓,初期可戴手套接触,逐渐过渡到裸手抚摸。
  - 互动时保持动作轻柔,如用羽毛轻触其背部,模拟自然梳理行为。

二、麻雀飞走的常见原因:饲养失误与意外因素

1. 饲养方法不当:未建立信赖关系
- 表现:
  - 长期由他人代喂,或喂食时间不固定。
  - 缺乏互动,麻雀对主人气味、声音无记忆。
  - 笼养环境狭小,缺乏活动空间,导致应激反应。
- 结果:麻雀将主人视为“陌生威胁”,可能趁开门时飞走。

2. 迷路风险:放飞训练不足
- 表现:
  - 未进行系统放飞训练,直接放飞至户外。
  - 训练环境复杂(如噪音大、障碍物多),麻雀易恐慌。
  - 麻雀未掌握“回笼”技能,依赖本能飞行后迷失方向。
- 结果:即使认主,也可能因找不到归途而走失。

3. 生理需求未满足:饥饿或疾病
- 表现:
  - 喂食量不足,麻雀因饥饿被迫寻找食物。
  - 笼内卫生差,导致寄生虫或细菌感染,麻雀因不适而逃离。
- 结果:生理压力迫使麻雀离开,即使对主人有感情也可能飞走。

三、科学放飞训练:从室内到户外的渐进式引导

1. 训练前准备
- 环境选择:
  - 初期在封闭房间(如客厅)训练,移除危险物品(如玻璃窗、风扇)。
  - 保持安静,关闭电视或音响,避免麻雀受惊。
- 麻雀状态:
  - 训练前饿2-3小时,激发其觅食动力。
  - 确保麻雀健康,无翅膀受伤或体力不足问题。

2. 室内回笼训练
- 步骤:
  1. 打开笼门:让麻雀自由活动,主人站在笼旁呼唤其名字。
  2. 食物引诱:手持麻雀爱吃的食物(如活虫),轻声说“回来”。
  3. 奖励机制:麻雀回笼后立即给予食物,并抚摸其背部表扬。
  4. 重复训练:每日3-5次,每次5-10分钟,逐步延长飞行时间。
- 关键点:
  - 始终用同一指令(如“回来”)和动作(如拍手)引导。
  - 避免强迫,若麻雀拒绝回笼,暂停训练次日再试。

3. 户外过渡训练
- 步骤:
  1. 选择安全场地:无猫狗、无强风的封闭庭院或阳台。
  2. 缩短距离:初期在5米内放飞,用食物引诱回笼。
  3. 逐步扩大范围:每周增加1-2米,最终达到20米左右。
  4. 模拟自然环境:放置树枝、假山等,让麻雀适应复杂地形。
- 风险控制:
  - 户外训练时佩戴飞行绳(初期可用),防止意外飞走。
  - 避免在麻雀发情期(春季)训练,此时其归巢意愿较低。

四、长期留家策略:环境与心理的双重保障

1. 提供舒适笼舍
- 空间:笼子长度至少为麻雀翼展的3倍,配备横杆、秋千等玩具。
- 温度:保持20-25℃,冬季需加装保暖灯。
- 卫生:每日清理粪便,每周消毒笼具,防止疾病传播。

2. 丰富日常活动
- 玩具:提供铃铛、镜子、纸团等,刺激其探索欲。
- 音乐:播放自然声(如鸟鸣、流水),缓解孤独感。
- 同伴:若养多只麻雀,需确保性格相容,避免争斗。

3. 定期健康检查
- 观察行为:食欲下降、羽毛蓬松、排泄异常可能是疾病信号。
- 兽医咨询: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接种必要疫苗(如禽流感)。

五、总结:认主与留家的关键要素

| 要素       | 具体做法                                                                 |
|----------------|-----------------------------------------------------------------------------|
| 依赖建立   | 亲自喂食、频繁互动,持续1个月以上。                                          |
| 放飞训练   | 室内回笼→户外过渡,用食物引诱,逐步扩大范围。                                |
| 环境优化   | 提供大笼舍、丰富玩具、保持卫生。                                            |
| 健康管理   | 定期检查、预防疾病、满足营养需求。                                          |

麻雀能否长期留家,取决于主人是否通过科学饲养和训练,满足其生理与心理需求。认主不是终点,而是持续互动与关爱的开始。只有将麻雀视为家庭成员,而非“宠物”,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让它们安心陪伴左右。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2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