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中国生成式AI从“试用”走向“常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755
金币
41446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25
根据《报告》,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详细解读。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折射出我国人工智能将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的趋势。

中青年、高学历用户是核心群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是一种基于算法和模型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不同于传统AI的分析功能,生成式AI能学习并生成具有逻辑的新内容。
自2022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生成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自此起飞,目前正逐渐融入我国各类群体的日常生活中,用户规模和普及率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达36.5%,较2024年12月提升18.8个百分点。
中青年、高学历用户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群体。与整体网民相比,年轻用户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中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4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合计25.4%,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渗透空间巨大。
在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用户占比最高,大专及以上用户占比为37.5%,远高于整体网民中相应群体所占比例。"这与人工智能用户年轻化有关。人工智能在未成年群体应用上,目前主要还是在教育辅助上。未来将从简单辅助走向个性化教学智能辅助。人工智能颠覆教育发展可能性非常高。"张晓解读报告时强调。
她还表示,"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的应用场景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
专利申请量占全球38.58%
随着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产品日趋成熟,用户体验明显提升,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广泛青睐。根据《报告》,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持续增强,已成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国外各种测评报告中,国内大模型也常在榜首。近日,HuggingFace官网显示,百度10月16日发布的自研多模态文档解析模型PaddleOCR-VL,发布20小时内即登顶HuggingFace Trending全球第一。据了解,该模型核心参数仅0.9B,轻量高效,能以极低计算开销精准识别文本、手写汉字、表格、公式、图表等复杂元素,支持109种语言。
"人工智能技术已不再是实验室中的概念,而是形成了能够稳定支撑亿级用户、精准响应多样化需求的成熟服务体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折射出我国人工智能将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的趋势。
在刘郁林看来,伴随着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双重成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具备了大规模落地应用的坚实基础,将加速向"深度实用"新阶段迈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红利也将从"少数人专享"迈向"多数人共享",成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新力量。
张晓则分享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的具体展望,"下一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有望在五个方面形成新成果。一是模型集成将打造人工智能新形态;二是开源社区为技术进步提供新动力;三是具身智能给用户带来交互新体验;四是智能体拓展人工智能能力新边界;五是完善治理让人工智能迈上新台阶"。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755
金币
41446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8:26
生成式AI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技术验证到深度应用的跃迁。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中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技术成熟度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应用场景从教育辅助向办公、娱乐、工业制造等领域全面渗透3。

📊 用户规模与增长
指标    2024年12月    2025年6月    增长率
用户规模    2.49亿人    5.15亿人    106.6%↑
普及率    17.7%    36.5%    +18.8个百分点
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    38.58%(首位)    -    -
数据来源:CNNIC《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 核心应用场景
回答问题:80.9%用户使用生成式AI辅助解答各类问题1。
日常办公:包括写报告、整理文档、自动生成表格等,提升效率7。
内容创作:覆盖文本、图像、视频生成,渗透传媒、电商、影视行业11。
教育辅助:从简单答疑转向个性化教学,未来可能颠覆传统教育模式3。
垂直领域:在工业制造、农业、科研等场景探索应用,推动提质增效10。
🚀 技术与产业支撑
国产大模型主导:超90%用户首选国产模型,如豆包、DeepSeek、通义千问等,技术参数优化(如0.9B轻量模型)提升实用性113。
专利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4月,中国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38.58%,覆盖多模态处理、低算力优化等领域4。
产业链完善:形成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的全链条协同,支撑亿级用户服务10。
📈 未来趋势与挑战
趋势:

模型集成:多模态大模型将整合文本、图像、视频处理能力,提供更自然的交互10。
开源社区:加速技术普惠,降低企业应用门槛1。
具身智能:结合机器人、AR/VR设备,拓展线下服务场景7。
挑战:

职业焦虑:70%用户担忧岗位被AI替代,需政策引导技能转型8。
虚假信息:生成内容的真实性监管需求上升14。
💡 结论与建议
生成式AI已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其“常用化”得益于技术成熟、场景适配和国产化替代。下一步需关注:

完善AI伦理治理框架,防范虚假信息风险;
推动AI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如智能制造、医疗);
加强职业培训,缓解技术替代焦虑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5304
金币
485127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49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41
根据您提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

1. 用户规模与增长: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到5.15亿人,相较于2024年12月增长了2.66亿人,半年内实现了翻番。普及率为36.5%。

2. 核心用户群体:中青年和高学历用户构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用户群体。40岁以下的中青年用户占比达到74.6%,而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用户占比为37.5%。

3. 应用场景: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和创作内容等场景。其中,用于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占比达到80.9%。

4. 技术发展:自2022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正在融入中国各类群体的日常生活中。

5. 专利申请量:截至2025年4月,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到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6. 国产大模型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九成的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显示出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7. 未来展望:张晓分享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的展望,包括模型集成、开源社区、具身智能、智能体和完善治理五个方面的新成果。

8. 技术成熟与应用:刘郁林认为,随着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双重成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具备了大规模落地应用的坚实基础,将加速向深度实用新阶段迈进。

这些数据和分析表明,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增强。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